杜宝柱教练和哈萨克族曲棍球少年阿合卓力-色热克汉
一个哈萨克少年的奥运梦想——
我的梦想是去打奥运会 吃再多苦受再多累都不怕
“我的梦想是去打奥运会!”
在第九届全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夏季训练营暨2017年“乔丹杯”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兰州赛区的举办地兰州体育运动学校,记者见到了刚刚12岁的哈萨克族少年阿合卓力-色热克汉。
阿合卓力-色热克汉是新疆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中心校的一名小学生,不仅聪明、训练能吃苦、水平也是队里最高的,目前已经被国家男子曲棍球少年队看中、成为国少队的一员,很受教练和队友们喜欢,因为名字比较长,被大家昵称为“卓力”。
由于进入了国少队,卓力提前来到兰州集训;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中心校的队伍一周前也跟随教练杜宝柱夫妇来到兰州体育运动学校、为夏季训练营进行适应训练,小伙伴们别后重逢,一块训练、一块打球,分外亲热。卓力毫不掩饰地说:“非常开心啊,又见到大家了,可以一块比赛了。”
为了打球的梦想,这个刚满12岁的小小少年从新疆塔城来到兰州参加国少队的集训。从塔城到兰州,需要先坐9个多小时的大巴到乌鲁木齐,然后再坐11个小时的动车来到兰州,然后再坐2个小时车才能到达训练基地。
“路上很远、很累,而且这里海拔1900米太高了,刚开始来了之后我很不适应,吃饭也每天都是白米饭,我也吃不习惯,气候也不适应,鼻子都流血了;我很想念爸爸妈妈……”说起刚来集训时的情景,卓力的情绪有点伤感。
不过卓力很快就乐观起来,因为集训生活让卓力收获满满:“我现在已经很适应了。训练很辛苦,每天早上6:20起床出早操,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训练,晚上睡觉前可以用手机跟爸爸妈妈联系……我吃得惯米饭了、我的英语考试还得了第二名呢、我的汉语水平也提高了、普通话流利很多、你看我都要忘了母语了(卓力甚至跟记者开起了玩笑),更高兴的是我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我学的过人的招儿也多了……”
“这次我们一定要拿第一!我们一定要打败万水泉队(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队),他们是我们最强的对手,上一次我们就输给了他们。”听卓力这么勇敢大声,队友们也异口同声地表示参赛目标为“一定要拿第一”!这个小细节也显示出卓力在队里的号召力。
“不过,我的终极梦想还是去打奥运会!”卓力坚定地表示,“为了这个梦想,吃再多苦、受再多累,我都不怕!”
杜宝柱和德秀艳夫妇(图片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两个援疆教练的坚守——
杜宝柱的“曲棍球之家”和他的多民族曲棍球队
阿合卓力-色热克汉的奥运梦想源自援疆教练杜宝柱和德秀艳夫妇的到来。
缘起 穿越5000公里的距离
2014年,新疆塔城邀请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旗的鄂伦春族曲棍球教练杜宝柱和他的爱人德秀艳作为援疆教练前往新疆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中心校开展曲棍球项目。莫旗和塔城,一个在大东北、一个在大西北,相距5000公里之遥。一方面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另一方面要背井离乡来到条件艰苦的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这听起来绝对不是个好的选择。
从呼伦贝尔莫旗到新疆塔城
杜宝柱介绍说,曲棍球本身是达斡尔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至今呼伦贝尔莫旗都是著名的曲棍球之乡,250多年前一支达斡尔族人因为戍边来到新疆塔城,之后形成了新疆唯一的达斡尔民族乡,但由于当时戍边,并没有将体育娱乐项目曲棍球带过去,因此新疆虽然有达斡尔族、却没有曲棍球项目。
为了曲棍球项目的普及推广和发展,为了将曲棍球这一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带给远在新疆的另一支达斡尔民族人,杜宝柱夫妇欣然接受了邀请。因为这里面不仅仅是普及一个体育项目,更是为了一个民族血脉和文化的传承。
哈萨克族少年卓力与曲棍球的缘分由此开启,这个纯真少年的奥运梦想也因此被点燃,新疆的曲棍球项目也由此开始生根发芽。
名副其实的“曲棍球之家”
其实,杜宝柱一家在曲棍球届颇有名气,是名副其实的“曲棍球之家”。杜宝柱是鄂温克族,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曲棍球运动员,曾经代表内蒙古队连续两次夺得全运会冠军,当年的内蒙古曲棍球队几乎在全国比赛中处于无敌状态、用“拿冠军拿到手软”来形容毫不夸张,杜宝柱退役之后去了法院工作,但是由于舍不得曲棍球现在又重新当回了曲棍球教练;杜宝柱的爱人德秀艳是达斡尔族,曲棍球更是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德秀艳1984年进入国家队、运动成绩十分突出,现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曲棍球项目的传承人;杜宝柱的儿子杜智宇是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队的主教练,也就是前文中阿合卓力-色热克汉立志一定要打败的万水泉队;杜宝柱的女儿杜智平也是一名曲棍球裁判。有趣的是:通过这次全国曲棍球夏令营活动,这个“曲棍球之家”终于实现了难得的大团圆。
训练条件艰苦 比赛成绩突出
杜宝柱介绍说,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中心校有260名学生,基本都是农民和牧民的孩子,平时都要住校。学校里开展曲棍球条件比较艰苦,没有曲棍球场地,孩子们只能在土场地或者水泥场地上练习,但是孩子们非常喜欢曲棍球,经过3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有40多名队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占比例相当高。
这一次全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夏季训练营,杜宝柱一下带了两支队伍参赛,一个是U10组、一个是U12组。每一个队伍都由多民族的孩子组成:达斡尔族、回族、汉族、哈萨克族……小伙伴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训练,彼此团结友爱。为了提前适应高原场地取得好成绩,杜宝柱提前8、9天就带着队伍出发了:先坐9个小时大巴到乌鲁木齐、再坐11个小时火车到兰州。
虽然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中心校开展曲棍球项目时间不长,但是在杜宝柱夫妇的悉心教导之下进步很快,成效显著。在2016年的全国比赛中,小队员技术出色、作风顽强、敢打敢拼,一下子夺得了男子U10组的冠军,震惊了很多曲棍球专业人士,时任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主任雷军听说后特地到北京芦城体校看望孩子们;在2015年,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中心校也曾经夺得了U12男子组第三名。因此前文卓力喊出“一定要拿第一”的豪言壮语时,实际上心里是有底气的。
一直被感动着 要坚守到退休
尽管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中心校开展曲棍球条件艰苦,但是杜宝柱夫妇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打算。杜宝柱说:“我来到塔城之后,一直被感动着:孩子们非常喜欢曲棍球、每次训练结束孩子们都央求说教练再打十分钟比赛吧、十分钟后又央求再打十分钟吧……时间往往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很晚;家长们也很支持我们的曲棍球,这一次参赛因为提前8、9天出发,财政的支持费用没有走完流程,并不富裕的农民牧民家长每人拿出1000元来给我们凑路费,这个钱等财政的钱到了一定要还上;塔城市委市政府对我们也很支持,去年我们拿了冠军,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表彰大会,还给每个队员奖励5000元钱,这样的力度在全国都基本没有的。因此孩子、家长和市委市政府都让我非常感动,现在要说离开的话,我真是舍不得这些孩子们,他们都很聪明、很努力,我相信他们当中一定会出好苗子,我们计划干到退休再回去。”(刘向前)